编者按:同花易配
南粤热土,红色血脉生生不息;峥嵘岁月,伟大抗战精神历久弥新。
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“照片记得:那些不容忘却的抗战记忆”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动以来,全省各地各部门踊跃参与,通过珍贵照片和深情笔触,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南抗战的光辉片段。“党史精读”南方号对优秀获奖作品进行分期推送,敬请关注。
这是一张茅寮的老照片,画面中禾秆为顶,竹木为架,农具与柴草堆叠墙角同花易配,原是堆放农具的窝棚。
1940年9月,顺德西海村的田地里翻滚着热浪,农民党员陈九的茅寮静卧田埂之间。林锵云步履匆匆,踏过晒得发烫的田埂,一把攥住陈九的手:“九叔!省委决议成立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,统合南海、番禺、中山、顺德四地党组织与抗日武装。县委驻地,就定在您家!”
陈九胸膛起伏,声如洪钟:“服从组织!只是这茅寮粗陋,委屈了同志们。”林锵云笑道:“此处甚好!既隐蔽,又近水陆要道。”
中秋前夕,陈九夫妇为会议日夜奔忙。陈婶煮了一锅带皮芋头,念叨着“团团圆圆”;陈九仔细检查茅寮周围的河沟,还用竹竿加固了桌椅床铺。9月16日傍晚,林锵云带着两个年轻人来了:圆脸的叫谢立全,长脸的叫谢斌,都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干部。陈婶端上热腾腾的芋头,年轻人学着剥皮吃,连夸“清甜解渴”。林锵云介绍:“这两位同志化名陈明光、刘斌,以后就是您家远房亲戚了。”陈九笑着拍拍谢立全的肩膀:“好!都是一家人!”
茅寮成了临时会议室,县委书记罗范群摊开地图说:“现在最要紧的,是把广游二支队改造成咱们党领导的队伍!”天气热得像蒸笼,汗水浸透衣衫,蚊子嗡嗡乱飞,大家热得受不了,就跳进河沟里凉快会儿。谢立全擦着汗说:“今天可算知道‘水深火热’啥意思了!”会议连开数日,最终决定:以顺德游击队为根基,抽调中山、番禺骨干成立独立第一中队,编入广游二支队;建立八路军式的人民军队,开辟敌后根据地。
说起艰难岁月,林锵云告诉大家:“去年部队断粮,陈婶把留着播种的百斤稻谷全给了部队!回家路上遇到乱兵,连家里的小船都丢了,她却一句抱怨都没有。”正说着,陈婶挑着木桶走来:“老提这些干啥!年轻人饿肚子才是大事!”桶里是刚煮好的番薯糖水,清甜的滋味让大家心里暖暖的。
多年后硝烟散尽,陈九方知那两位“远房兄弟”,原是延安窑洞灯火里捧出的火种。而1940年秋的田埂热浪、河涌岁月、茅寮星火,早已熔作珠江抗战丰碑上永不冷却的铭文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尚黎阳
通联: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党史研究室同花易配
智慧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